近日,《音响技术》杂志2010年第一期发表了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曹忻军董事长的署名文章,深刻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会议系统中的应用,全文如下: 会议系统产品在刚开始出现时只是人们为了增加会议的灵活性,减少音响扩声系统的操作复杂性,而在传统扩声系统的话筒结构和连接方式上进行少许改进和调整,将原有的并行连接方式改为串行手拉手连接方式,并使话筒可远程遥控开闭,以降低使用难度,这还属于传统音频扩声领域的一个小分支,只是传统音频扩声产品的补充。随着国际上信息技术和国内经济及民主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会议的效率和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会议系统也经历了从简单的会议扩声到现在的可集中控制,综合了高清视频、高保真音频、高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硬件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会议音频和签到、表决的数据传输技术也经历了从模拟化到数字化的发展,会议系统作为特殊会议专用电子系统,无论是何种功能结构,作为最基本功能的声音采集功能(即能清晰的高保真的播放发言人的人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会议设备应能稳定清晰纯正的播放声音并消除干扰、杂音、失真、串音等不良影响,这些特点是声音质量即清晰又自然的保证。目前传统的模拟会议设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使得其在现代会场中逐渐被数字化会议设备所取代。 1、传统的模拟会议单元信号线必须与无线电发射设备(灯光、动力电缆线、电视摄像线缆、音箱线缆等)拉开距离单独布放,否则会干扰会议设备尤其是小信号模拟语音的传输。但这些要求在很多现场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很难实现,尤其模拟会议话筒(包括模拟手拉手会议系统)的音频信号长距离低损耗低噪声传输(超过50米)不好解决。 2、传统的模拟会议话筒每个都需要单独拉线,这就造成需要铺设的线缆多,在布设空间狭小的会场布线难度会比较大,需加混音器等设备,操作控制比较复杂。 3、传统的模拟会议话筒用于会议现场时一般会采用调音台进行控制,系统复杂,对用户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4、在要求对发言人进行摄像联动的会议使用中(如电视会议室、多媒体会议室等)无法将话筒状态传递给摄像设备以实现这一功能,即使可以实现也成本比较高,一般用户无法接受。 5、必须与扩声系统配合使用无法单独使用。 6、模拟手拉手会议系统由于音频信号与供电电源共走一根电缆,系统频响和保真度不高,音质不好。 数字化手拉手会议设备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会议设备音频数字化后,系统抗干扰性显著增强,可以长距离无损耗低噪声的传输会议音频信号和信息,系统频响和保真度高,音质好,便于与其它设备控制连接。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会议室、大型会议场馆、体育场馆等多种场合。 数字化会议系统还有以下几个模拟会议设备不具备的特点: 1、 一条电缆可传输多达64路高音质音频信号和各种信息避免采用复杂的多芯电缆,大大方便了施工布线,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2、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系统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只须将数字会议单元手拉手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任何形式的会议系统,已建立起来的系统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会议单元而不会造成失真和衰减。 3、 中央控制器与会议单元间通讯信息采用数字方式通讯方式,会议信息不易被外界截获或对会议设备进行非法操作。 目前有多家国内外公司在研究开发数字化会议技术,并推出了相关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如德国博世公司的DCN技术,德国拜亚动力公司的NetRateBus技术,德国贝拉公司的VAN技术,丹麦DIS公司的DCS-LAN技术,国内飞利信公司的PDCN技术、台电公司的MCA-STREAM技术等。 数字化会议技术现阶段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提高。首先,单根线路所连接设备较少(大多数品牌产品不能超过40台)、传输距离较短(大多数品牌产品不能超过100米),飞利信品牌的产品做的较好可以达到255台和1200米。其次,音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品牌产品只能达到CD级音质)飞利信品牌的产品做得较好可以达到演播室级音质。 综上所述会议产品的数字化是会议产品领域发展的趋势,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必将取代模拟技术而在会议产品中获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