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会议系统(简称会议系统)在技术发展中,已经经历全模拟技术、模拟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全数字技术(数字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这三代,随着云计算、网络技术、传输能力等的飞速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会议系统中的快速普及及应用,已经使得会议系统的需求变得更强大、性能更优越、操作更加人性化。
如今,基于云计算及高效传输的无线化、网络化,多场景化及无纸化多媒体的会议系统技术已成为会议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引导会议系统进入第四代。
第四代技术将一个大系统的边缘远远突破于一间房屋、一栋大楼。带来的便利性同时,又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应用方案。除音视频技术传统要求之外,对于网络安全及稳定性,服务器备份及同步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而产生的技术就是在数字化网络架构基础上产生的云架构。它能够主备服务器同时在线运行,自动完成任何预定备份参数的自动备份,在主机宕机时自动由备用服务器接替主机的工作,同时,虚拟云架构的产品可以做到虚拟分区的功能,即部分区域的软件架构调整不影响全局的工作。另外云架构比传统架构在大型项目上有很大的优势——越大的项目其综合成本越低。
新一代的应用技术——分布式云架构
在大型综合性系统中,为满足传输时延、分支环境安全、音视频同步及管理等要求,需要引入新的应用技术加以解决,即“分布式云架构”技术。分布式云架构彻底集成了音频系统、视频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并且最大化的解决了传输与核心管理的局限,优化了核心服务器的工作职能。其稳定性和使用灵活性得到巨大的提升。
云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未来的应用中,BYOD等概念的成熟,使得我们将办公和私有产品和技术之间更多的融合到了一起。而这之间的桥梁应该也必须是以云技术为基础的应用。
未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制造成本的继续下降,网络化应用的继续普及,电子会议系统的应用将会朝着更先进,更智能化,更融合的方向发展。未来前端设备与末端设备之间将完全只有网络连接。而且它们之间将不再是唯一对等的关系,是分布式云架构的应用关系。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将互相结合形成最终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