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即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并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
飞利信智慧水务解决方案,立足于环保局,紧紧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与污染防治、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两类关键问题,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组态仿真等关键技术为支撑,围绕河网水系,对污染源、治水设施/管网、治水工程、队伍及车辆、船只等进行监管,聚焦“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业务需求,以“智慧治水”为抓手,为“五水共治”提供监测、管理、应急、决策、综合服务治水管控框架,达到资源整合、快速响应、精细管理、科学决策的目的,保障智慧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飞利信智慧水务建设方案将按照下图架构,有序推进智慧水务管理。
(1)智慧水务信息资源中心
整合供水、排水、洪水、涝水、节水等业务管理中的信息资源,以及环保(污染源信息)、城管(市政管理信息)、环卫(生活垃圾污染信息)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形成涉水业务信息资源全集,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实现一张图展示,支撑水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与领导决策服务等应用。
(2)公共业务应用支撑平台
实现快速业务应用开发平台、公共GIS服务平台、统一物联网接入平台、统一视频服务平台、统一门户和身份认证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为业务应用提供公共业务支撑。
(3)水质、水文、水情监测平台
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网络自动监测、人工巡检等多种模式,对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实时掌控区域水质与水情信息。对于超过临界状态的数据,根据预警预测模型,及时进行预警预报。
(4)水务综合管理平台
在水情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供水、排水、洪水、涝水、节水等业务管理,开展水务综合监督管理与应急指挥调度。全面整合五水共治的指标数据,以智慧水务运行体征报告的形式,一表式呈现水质水情状态、河长制管理工作状态、治水工程进展状态等状态信息。
(5)综合应急平台
通过应急管理平台,整合五水共治所涉及的各类预案、物资、人员力量等信息,重点开展污染应急指挥、管网设施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防洪排涝应急指挥、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等综合应急指挥业务管理。提升城市在应急状态下的响应能力。
(6)领导决策支持平台
深度挖掘业务日常信息,开展涉水企业、污染源、水体水系实时监测数据的联动分析,以河长制中责任河道为载体,分析污染来源、污染成因、制污比重等,做到对污染因素心中有数。通过历史监测数据比对分析,评价治水进展与治水成效,为监督考核和领导评价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
(7)公众服务平台
整合各类水情水质、公共宣传等信息,通过网站、微门户等形式,向公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同时,将公众纳入到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鼓励公众参与水污染问题的发现上报与监督评价。
(8)标准规范与管理办法体系
编制系统数据标准与对接规范及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系统的有序对接和平稳运行。
(1)综合监管
在综合监管方面,实现了治污水、清三河任务自动化任务跟踪反馈,污染源排放过程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智能感知、智能仿真、智能诊断、智能预警、智能调度、智能处置、智能控制、智能服务的综合监管体系。
(2)应急处置
整合应急指挥车、单兵、车载、视频、语音、位置等装备,以一张图方式实现值班接警、事件甄别、资源调配、处置方案、实时指挥、应急监测、事件上报(初报、续报、终报)等功能,建立应急处置知识库,实现应急处置程序化。
(3)决策分析
对水文、水质、水资源、供水、排水、防汛防涝等水务运行的各项体征指标进行全面的监测、管理、预警和处置,站在“全局一盘棋”的高度,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支持综合分析和研判,为智慧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4)公众服务
基于云化思路集约化建设,提升了资源和服务共享能力,构建了大数据处理模型,面向社会公众,建立了涉及水行政、民生的公共服务,提供了解水务的渠道,实现了服务内容、方式、品质及社会交互,使得社会公众体验到水务品质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适性,实现了主动化服务。
飞利信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1)系统展示“一张图”,全面清晰,便于实时掌握城市水务各项运行体征;
(2)水务监测“一张表”,展示直观明了,便于管理;
(3)指挥调度“一站式”,便于部门统一协作,提高处理事件的效率。
(1) 宁波镇海区智慧水务
(2) 南阳市智慧水务
(3) 漳州开发区智慧水务
(4) 厦门市智慧水务